图为7月28日,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平稳通过京广高铁卫辉区段。王 玮 摄
暴雨过后,郑州局集团公司组织职工利用大型机械对太焦线水害地段东坡站边坡抛投片石,加固路基。王 玮 摄
7月22日晚,在受暴雨影响而晚点近57个小时的K598/599次列车上,列车员累了只能蜷缩着休息。高 颜 摄
郑州东站工作人员借助手机灯光为旅客办理人工退票手续。赵依婷 摄
7月20日,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职工用“人墙”砌起确保安全的“围墙”。高国桥 摄
洛阳车务段职工有序转移滞留列车上的旅客。姚峡阳 摄
暴雨过后,铁路人紧急抢修侯月线水害地段。赵 庆 摄
雨!暴雨!特大暴雨!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多地。路堑溜坍、路肩陷穴、水漫道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为铁路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对防洪防汛工作的部署,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全力打好防汛救灾这场硬仗,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一声令下,数以万计的铁路干部职工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在这场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战斗中,全力做好防险、避险、抢险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铁路人敢打硬仗!铁路人能打胜仗!
危急时刻,一个又一个铁路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在疾风骤雨中守护着旅客,定格成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一个又一个铁路集体冲锋在前,在滔滔洪流中勇挑重担,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赞歌。
有一种守护,叫风雨同舟,陪伴万千旅客回家路
陇海、京广、焦柳、侯月、太焦铁路和徐兰高铁郑西段、郑太高铁等多条线路突发险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7月20日16时许,K599次列车运行至京广线南阳寨至海棠寺区间,险情不期而至:暴雨如注,前方线路水漫钢轨!
“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停车!”邯郸机务段客车运用车间司机张志杰手握闸把,果断作出选择。他和副司机马文杰相互协作,把列车稳稳停住。这一把闸,救了全列旅客的性命。
“大家快撤离,箱子都不要拿!”乘务人员高喊着,有序疏散旅客。刹那间,洪水冲毁路基,2节车厢发生倾斜。列车折返到达新乡后滞留,餐料告急、停水断电……冒着雨后的高温,铁路人把牛奶、矿泉水、面包、火腿肠送上列车、发给旅客。
从河南、湖南到广东,沿途铁路人一路接力,99个小时之后,K599次列车终于到达终点广州。在这趟曲折的旅程中,许多旅客含着泪,记住了铁路人守护相助的身影。
省下一口饭、少喝一口水,把有限的资源分给旅客;列车长陆超协调地方政府及新乡北站等单位动用消防车为列车注水,解了旅客燃眉之急;疲惫至极,列车员轮换着蜷缩在角落里休息。
雨伞、雨衣,抵挡不住倾泻而下的暴雨。困难、挑战,挡不住为旅客冲上前的铁路人。
关帝庙站,陇海铁路上的一座四等站,是此次强降雨中受灾最严重的车站之一。7月19日17时40分,济南开往重庆西的K15次列车在强降雨中主动避险,载着1333名旅客停在了这里。
时间流逝,雨势不减,车上食物和水消耗得飞快。见列车仍没有启动的迹象,济南客运段的乘务人员果断破封使用列车上的防洪水、防洪粮,分发给旅客,同时安抚旅客情绪。
在滞留15个小时后,储备水告急,食物也将耗尽!列车长紧急求助关帝庙站站长罗玉虎。但关帝庙站是个不办理客运业务的中间站,没有专业的上水工具。罗玉虎和职工们商量着,用水管将食堂的水引到列车餐车处,接到水桶中,再倒入餐车水箱。
暴雨中,他们迅速把车站所有水管收集起来,一条接一条地连好。然而,所有水管接在一起,离餐车还差20米。
眼看实在没有多余的水管,罗玉虎一咬牙:“就是抬,也得把水抬上车去!”不顾大雨倾盆,他带着职工们两人结对,组成一条“人链”,把装满水的水桶,一桶接一桶地“运”上列车,将餐车的水箱灌满。
终于喝上水了,但饭怎么解决?车站位置偏远,周围商店很少。上千名旅客的餐食不是小数。罗玉虎一边紧急向政府部门请求支援,一边组织大家想方设法采购食物。
雨一直下。职工们给列车上完水,才发现停车场已是一片汪洋。大伙急了:“车都泡了,怎么去给旅客买吃的?”
幸运的是,副站长魏一波找来一辆底盘较高、还没被淹的汽车,冒雨开出去,买来了200箱方便面。很快,地方政府支援的物资也到了。但积水过深,汽车无法通行。车站又协调企业单位调来铲车,把物资运到车站。眼看食物有了供应,罗玉虎长吁了一口气。
7月21日13时,雨终于停了。车站在征求旅客意见后组织部分旅客下车换乘其他交通工具,陆续疏散旅客。停车51小时23分钟后,K15次列车开始折返,其余旅客平安返回济南。
旅客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穆沟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等站,位于因穆桂英屯兵而得名的穆沟村附近。
暴雨困住了穆沟站,也困住了K31次列车。7月20日5时许,穆沟站站长李辉接到了支援餐料物资的求助信息。他第一时间集合7名在站职工,组建起一支突击队。车上的旅客不知道,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已超过50岁。
雨越下越大。穆沟站与外界相通的唯一村道已被洪水冲断,仅有的一条步道也被淤泥和倒下的大树阻断。李辉毅然带领突击队蹚在几乎没到胸口的水中,冲进雨幕中前往穆沟村采购物资。平时来回半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艰难地走了两个多小时。
听说列车被困,穆沟村唯一的小卖部将所有仓储物资搬了出来。随后,突击队往返4个来回,将100箱矿泉水、100箱方便面和包菜、胡萝卜、鸡蛋等餐料送上K31次列车,保证了旅客的餐饮供应。
危急时刻,患难与共。车站不论大小,都为旅客的转运疏散而殚精竭虑。
在郑州站,十几个客运员在地下通道的积水中站成一排,不顾积水刺骨的阴冷,打开手机的手电筒,为过往旅客照明;客运值班员姚锋连续加班,一遍遍耐心解释、一次次回答问询、一回回有序引导,让滞留旅客快速踏上返程路,即使嘴上起了泡也毫不在乎。
在郑州东站,各层售票厅累计开放18个窗口,客运车间副主任梁苡菲等人趴在小桌子上人工登记退票旅客相关信息,3天实现人工退票3万余张;“80后”“90后”青年职工主动顶上,有的冒雨卷着裤腿来上班,有的下班坐着小铲车回家。
在黑石关站,K284次列车滞留了45个小时。洪水冲断道路,车站8名职工在水中搬运物资,用“人形传送带”为车上的1100名旅客提供足量餐食。
在转运疏散旅客的关键时刻,郑州局集团公司后勤保障人员“后勤不后站”,为抢险一线送餐送药;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员加强督导检查,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据统计,7月19日至22日,郑州局集团公司67个车站的干部职工不辞辛劳,向160趟列车提供应急食品4万多份、餐料11万公斤,通过加开高铁列车转运旅客2万多人,通过汽车转运3000多人。
有一种担当,叫逆行出征,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冲
“这场大雨,就是再做10次梦,也梦不到这种情况。”说起那一夜被洪水围困的情形,郑州局集团公司调度所调度员丁哲刻骨铭心。
7月20日傍晚,丁哲冒雨赶到调度大楼对面,看到黑压压一堆人,几乎都是来上夜班的调度员。水位一直在升高,不一会儿,积水就没过了一辆小轿车的车顶。
站在积水边,丁哲想:“这时我值守的郑州地区调度台肯定异常繁忙紧张。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能再等了!”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他和另外4名水性较好的同事用塑料袋把手机包严实,在众人担忧的注视中,小心翼翼地下水了。眼看积水就要没过头顶,丁哲他们索性甩开膀子游过了深水区。就这样,5人泅渡来到调度台。同事们知道这件事后,都惊呆了。
雨越来越大,地势较低的调度大楼附近积水深度达1.7米左右。19时以后,地下室的供电设施全部被淹,断电、断网、断水!
“如果调度所这个运输生产指挥中枢失灵,中原铁路势必瘫痪,那些困在线路上的数千名旅客怎么办?”UPS备用电源启动之后,值班主任李玉刚大脑飞速运转,迅速向各调度台下达应急指令:“同志们,节约用电,除指挥系统外,其他能关掉的电源全部关掉,抓紧到更衣室把手机拿上!”
调度员开始争分夺秒地利用屏幕亮光记录重要的运输生产信息,为后续手工画图做准备。UPS备用电源电量即将耗尽,他们立即拿起铅笔和尺子,像日常演练的那样,在纸质运行图上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办理行车业务,用电话联系现场,借着屏幕的微光和手机的手电筒光线勾画列车运行线。
紧急时刻,调度指挥大厅内忙而不乱。调度员们用手机反复呼叫车站值班员,下达行车指挥口令。李玉刚说:“到处都在发生险情,我们调度必须想办法联系车站,让现场听到我们的声音。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孤岛、陷入慌乱。”
必须保住调度所这个“大脑”!当晚,郑州供电段副段长刘强和郑州变电车间电力技术员张玺接到抢修调度指挥中心配电所的命令后,立即蹚水摸清设备状态,准备抢险材料并制订人员运输、施工组织、应急供电方案。当1000余米、重达5吨的电缆被近百名职工成功铺进调度所6层设备间时,刘强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他已在水中浸泡了近11个小时。
京广线告急!陇海线告急!……接连不断的水害险情从现场传来。一个个平凡的铁路人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展现了无畏、坚韧和拼搏精神。
“当过兵的伙计们,跟我来!”7月23日凌晨,在京广线上行563公里147米处的桥梁抢险现场,新乡桥工段长垣重点维修车间二组班长张善良把连续在太焦线水害地段奋战14天的疲惫甩在一旁,组织大伙继续抢险。
他率先跳到陡峭的边坡上,一锤一锤地砸钢桩,任凭雨水在脸上拍打、洪水在脚边疾冲。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进来,跳到边坡上打桩、装砟、堆码,从半夜干到黎明,又从黎明干到傍晚。
与张善良一同抢险的,有年过半百的老党员张杰,他双脚磨得发炎,贴上创可贴继续干;有工区班长万宇,他主动带头打钢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有“90后”青工邱楼,他放弃回家救灾,站在离滚滚洪水只有几米远的地方指挥挖掘机作业,一夜没有合眼……
陇海线上,洛阳工务段洛阳重点维修车间主任宋振保带领近百人与时间赛跑。他们清淤泥、整道床,一套工装穿了4天,最大的愿望就是“等线路开通后好好睡一觉”。新月线上,新乡机务段机车司机艾长顺、何红兵和副司机商猛、刘铭实施“重车压梁”,将两列共40辆满载2500吨货物的列车开上山门河铁路桥。翻滚咆哮的洪水震得车窗玻璃不停颤动。
在高铁水害抢险现场,平凡的铁路人用真情书写着同样温暖动人的故事。
“京广高铁21号中继站外围积水严重,请求支援!”7月20日11时54分,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巡防员余忠朋巡检时发现险情。13时,50余人的抢险队伍、100个沙袋和3台水泵迅速到位。
抢险队员韩冬申、华伦、杨凯、张亚坤、崔磊明、牛军辉承担了装运沙袋、封堵中继站大门和排水口的任务。他们一字排开,在水中连成一条高效的“人运通道”:一个个沙袋快速传递,垒起的围墙不断加固、增高……
眼前洪水滔滔,身后的中继站安然无恙。抢险队员们虽然满身泥泞、十分狼狈,但脸上的笑容又帅又暖。他们守护中继站的视频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网友纷纷留言,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抗洪六勇士”“帅气的最强天团”。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铁路北京、太原、武汉、西安、济南、上海等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系统发扬互助精神,加班加点完成支援轮对的检修和装车工作,以最快捷的交通方式火速驰援郑州,筑起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
有一种力量,叫无畏坚守,筑起冲不垮的钢铁堤坝
大雨滂沱,一处处水害险情接连出现。
郑太高铁地处太行山区,长大坡道、连续隧道多。降雨达到出巡警戒值后,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焦作西综合维修车间主任陈凯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巡视检查。
隧道里光线昏暗,轨道车以5公里的时速缓慢前行。陈凯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眼,和大家全神贯注地巡视。循着声音,他们发现一股如成人胳膊般粗的水流从隧道顶部喷溅而下,不断冲击着接触网承力索和接触导线。
“咱们还得再往前看看。”冒险又走了几百米后,大家发现隧道拱顶衬砌出现了一个5米见方的空洞。防水板破损,雨水从空洞处四溅飞落,接触网承力索、接触导线被掉落的混凝土块砸断。钢轨上也散落着大量的混凝土块。
轨道车不能继续前行,陈凯就带领几名职工徒步检查。详细巡视整座隧道后,陈凯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设置隔离区域。请求立即被批准,防止了因次生灾害引发的行车事故。
7月10日至22日,河南经历两轮强降雨,仅郑州局集团公司就有万余名干部职工到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水害400多处,在中原铁道上撒开了一张巨大的安全防护网。
洪水逐渐消退,最危险的时段虽已度过,但运输秩序还未恢复,铁路人仍需坚守阵地。
“我这儿信号不好,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先不说了!”水害过后,卫辉站站长兰新安与家人通话时,经常说不了几句就挂断了。他还有一座“岛”要守。
7月22日,新乡遭遇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907毫米。卫河决堤、牧野湖倒灌、多个水库泄洪,卫辉站附近一片汪洋,车站大门外水位最深处达3米。车站水、电、网络全部中断,成了一座洪水中的“孤岛”。
从事客运工作35年、今年56岁的兰新安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卫辉站关系着京广线的安全畅通,必须守好!
22日晚,兰新安组织十几名留守职工成立临时突击队,打响了一场安全保卫战。他们提起一副副六七公斤重的钩锁器,顶着疾风骤雨奔赴站场南北两头锁闭道岔。有的地方积水严重,队员滑倒了,爬起来继续干;手破了,甩一甩继续摸道岔。兰新安患静脉曲张多年,有时上楼梯抬腿都用不上劲。在风雨中,他一瘸一拐的身影格外醒目。
23日,洪水逼近卫辉站办公区一楼。兰新安和其他职工婉拒了卫辉市救援队的救助,没有一人撤离,继续守护京广大动脉的安全。
“我必须留下!”在同样因泄洪而成为“孤岛”的扶沟南站,3张指挥长令也没能改变站长杨惠元坚守的决心。
扶沟南站是郑阜高铁上的一座三等站。7月20日至21日,杨惠元先后接到周口市扶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号、二号、三号令。令上说,贾鲁河上游常庄水库出现险情,扶沟县境内双洎河、贾鲁河将出现超洪峰现象。扶沟南站被列入全部撤离清单。
“一旦洪水漫过河堤,车站将遭受水害侵袭,甚至会冲毁站房。”杨惠元立刻联系车辆,做好转移职工准备。但他转念一想:“行车室如果在无人情况下被洪水淹了,车站将无法与调度中心取得联系,会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必须留人值守!30岁的杨惠元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副站长张楠和车站值班员张培文被站长的坚持所感染,也一同选择留下。他们将部分物资挪至站房顶部,将其作为最后的应急撤离地点。待9名职工安全转移后,杨惠元和两位同事一起把沙袋堆码在行车室门前,收集空桶和泡沫板制成应急物品,还准备了应急手电、手持喇叭、口哨、救生圈、4根加粗尼龙绳等物品。“出现险情时,我们3人就捆绑在一起。”杨惠元说。
每隔两个小时,他们就轮流爬上车站房顶,瞭望洪水过境情况。所幸,这天没有暴雨侵袭,贾鲁河水位上涨速度趋缓,洪峰平稳过境。
雨骤风狂,铁路人的声音格外响亮。他们坚守阵地,既有守好安全的决心,又有打赢抗汛硬仗的底气。
“我们扛得住,雨不停,我们就不走!”月山工务段西武匠桥隧车间主任郭江伟说。太行山的雨下个不停,山体滑坡、堵塞排水沟、侵入限界、抢险,成为“无限循环”。太焦线先后遭遇两次大的水害,郭江伟和工友们逢险必出,一铲一铲地清除线路上的淤泥,用装满土石的编织袋加固线路边坡。抢险现场,成了他们的“家”。
“每过一次车,我们就要检查一遍。我们及时记录线路动态数据,调度根据线路状况、降雨情况等决定列车通过时提速或者降速。”7月27日中午,一列货车以80公里的时速安全驶过京广线上行563公里147米处桥梁。曾参与此处抢险的新乡桥工段新乡重点维修车间维修一组工长杨红河带领几名职工打开铁路防护网上线,检查线路水平、高低,挑动钢叉添加石砟,用小型液压捣固机加以捣固。
一个个坚固的据点,释放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强大能量。
有一种责任,叫共克时艰,唱响路地守望相助歌
“K246次列车长呼叫洛阳站客运值班员,12车厢一名糖尿病患者急需胰岛素治疗,请求车站支援……”7月20日9时许,洛阳站客运车间客运值班员魏军超接到了列车紧急求救。
魏军超迅速跑向指定车厢。现场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患者已出现乏力、双目视物不清、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注射胰岛素,后果不堪设想。“我去买!”魏军超骑上摩托车就走,全然不顾外面正暴雨如注。
他习惯性地往铁路北边、药店比较集中的地方去。但走到道口巷,积水阻断了去路。这是到药店最近的路,如果绕行,将增加两公里路程。想到旅客的紧急情况,魏军超义无反顾地蹚水前进。
不巧的是,5家药店都没有胰岛素。外面下着暴雨,魏军超心里也下起了暴雨。危急时刻,他拨通了120急救电话。接线人员提供了最近的售药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魏军超心急火燎地赶往目的地拿药,及时将药品送到了患者家属手中。“谢谢你的救命药!”家属接过药,激动得眼泪直流。
每一场旅客转运,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是一幅社会各界守望相助、闪耀人性光辉的温暖画面,也是铁路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体现。
“救救我!”7月20日14时许,郑州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第二机车队党支部书记苏衡、汽车司机王振华经过郑州市铁路文化宫地下通道时,听到求救声。
一名男子在湍急的洪流中紧紧抱着一根车辆限高杆,神色慌张。周围涌入地下通道的洪水已形成多个漩涡,一旦被卷入,就会有生命危险。
苏衡、王振华一边拨打救援电话,一边寻找救生器材。此时,拉着防汛救援物资赶往单位的郑州机务段汽车司机宋天佑经过。“我会游泳,我来!”他迅速穿好救生衣、绑上绳索,纵身跳入洪水中,游向被困男子。水势凶猛,宋天佑险些被卷走。他稍作调整,再次跳进水中,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把被困男子救了出来。
当晚,和工友在马寨站陇海路下穿铁路桥冒雨巡视的郑州供电段郑州供电车间主任耿玉国也听到了求救声。铁路桥的正下方是齐腰深的急流,4名群众被困其中,紧紧抱住身旁的下水管道。
“快拿绝缘绳救人!”在耿玉国的指挥下,接触网工们迅速分为两拨。耿玉国带一组职工在大桥侧面查看被困群众位置,其他人负责在桥上放绳子。受困群众陆续抓住这根“救命绳”,依次被拉到安全地带。
暴雨侵袭,铁路不乏英雄。
“驰援郑州,算我一个!”7月20日21时,商丘站电工魏东魁刚下班,看到“商丘红十字蓝天救援二队”微信群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立即请战。次日6时,他急匆匆地向车站请假,奔向郑州。魏东魁和队友们坚持奋战在抢险最前线,每天仅休息3个小时。“能多救一个也好!”他忘却了身体的疲惫,只想让救援速度再快一点。抢险3天,他和16名队友共救援受困群众130余人。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善举虽小,汇聚成流。
“302小区路基滑坡,土石方掩埋小区道路,整个小区交通瘫痪,能不能提供救援帮助……”7月25日13时25分,正在清点工机具的海乐接到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办事处的电话。
海乐是郑州桥工段郑州北上行线路车间主任。当天上午,他带领33名党员突击队队员,连续奋战了7小时,刚刚完成郑州北站北到线和西到线的抢险任务。“走,再抢一次险!”接到社区求助,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人赶赴现场。
大树、电线杆倒下,车辆侧翻,现场一片狼藉。海乐向郑州桥工段防洪办请求支援,很快,60多人的抢险队伍集结到位。他们清理塌方淤泥、处理危树、推扶汽车……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所有被土石方掩埋的道路都清理完毕。社区道路恢复,居民用水用电问题也陆续得到解决。
“防汛抢险争先锋,不惧艰险见真情。”社区送来的锦旗这样写道。
有不少来自外地的铁路职工支援河南防汛救灾。济南供电段聊城供电车间阳谷接触网电力工区接触网工岳凯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他曾经是一名野战军战士,2019年曾与梁山县50名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菱星救援队。
7月21日19时,刚上完7天班的岳凯正准备享受难得的假期,却在网上看到河南新乡遭遇暴雨灾害的新闻。他组织菱星救援队十几名队员带上救生衣、导向绳、冲锋舟等装备,以及社会人士募捐的方便面、饮用水、火腿肠和蔬菜等物资,乘坐7辆越野车奔赴卫辉市。
岳凯一趟趟转运群众,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他的胯部被磨得脱皮。因出发匆忙,岳凯没带换洗衣物。在参与救援的四天三夜里,他的衣服一直都是湿的。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在铁路抢险现场,他们是临危不惧的抗洪勇士;在受灾的城市街区,他们是勇伸援手的平凡英雄。
奋战在抢险一线,他们从来不惧风浪,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冲锋在前;
坚守在平凡岗位,他们不忘尽忠职守,哪怕风雨如晦也要咬牙扛住;
汇聚在万里铁道,他们始终齐心协力,即使再难再累也要守护平安……
——这就是我们最普通也最可爱的铁路人!